住宅百科

如何保养消化系统健康(健康快车(第110站))

  何钰琪(右一)正在诊治患者。
  丛林拍摄

  新华社发
  王鹏佐

  春节期间,家人朋友频繁团聚,餐桌上美食不断诱人。在大餐的同时,还应注意消化系统的健康。如何保护我们消化系统的健康?

   近日,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中心开设门诊。本报记者采访了该院消化内科主任何玉琪教授,为大家讲解消化系统健康的注意事项。

  

  是时候调整饮食了

   正如不少网友调侃的那样——“假期长胖三斤,要小心消化系统疾病了”。春节假期刚过,消化内科就成为患者就诊的热门科室之一。 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可以说大多数消化道疾病都是由饮食引起的。”何玉琪提醒,春节期间,由于饮食中大鱼大肉明显增多,蔬菜摄入量较低,容易导致消化道疾病高发。关注节后调整。保护消化系统健康的膳食结构。

  具体应该如何调整饮食呢? “少食多餐,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。适量多吃蔬菜、主食和肉类。注意清淡,少盐少油腻。”何钰琪提醒,要少吃动物脂肪和内脏,比如蛋黄、鱼子等。 、肥肉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,胆固醇高的人不宜食用。同时,避免吃辛辣、生冷、生冷食物,少喝酒、浓茶和咖啡,避免油腻的晚餐。

  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多重要?专家介绍,研究显示,2017年全球成年人死亡总数中,约有1000万人是因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的,其中70岁以下人群有500万人。“这一数字约占全球成年人死亡人数的22%。”全球成人死亡总数已经接近吸烟导致的死亡人数。”何宇琪说。

  常见的不良饮食习惯主要有哪些? “饮食不规律、暴饮暴食、吃得过快、喜食辛辣、油腻、甜食、冷热食物、长期大量饮酒等。”何玉琪表示,预防消化道疾病,要注意饮食清淡,从低盐、低脂、低糖三个方面进行饮食调整;保证充足的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,注意膳食结构。多样性;选择合理的烹饪方法,用油煎、煎、烤等烹饪方法做出来的食物虽然味道好,但并不健康,应选择较为温和的烹饪方法,如蒸、煮等,不能既能更好的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,又不会产生有害物质。无所谓。

  早诊断早治疗,莫拖延

  “食物通过口腔咀嚼吞咽,经过食道、胃、十二指肠,也就是上消化道,再经过空肠、回肠、结直肠,最后以屎。肝、胆、胰是消化器官,管腔外也参与消化过程。”何玉琪说,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食管反流、胃炎、消化性溃疡、肝胆疾病、胰腺疾病、肠道疾病等。另外,消化道肿瘤的种类很多,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,大众比较关心的恶性肿瘤主要有食管癌、胃癌、结直肠癌等。

  研究显示,我国癌症死亡率前五位中,除居首位的肺癌外,其余四位都是消化系统癌症——肝癌、胃癌、食管癌、结直肠癌。为什么消化道肿瘤的死亡率如此之高?

  “消化道肿瘤与饮食有非常直接的关系,因此,不良的饮食习惯、环境、遗传等因素的作用,导致了消化道肿瘤的高发。”何玉琪表示,遗传因素是消化道肿瘤发生的主要原因。癌症的主要原因之一,同一家庭的成员一般都会一起吃饭。如果饮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肿瘤的发生,那么家庭其他成员患这种疾病的可能性就更大。

  相关研究表明,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呈年轻化趋势。专家介绍,对1990年至2019年我国主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变化分析显示,2019年15-49岁年龄段结直肠癌、胃癌、胰腺癌的发病率较2019年有所上升。 1990年。“这可能与饮酒、大量食用红肉和加工肉类、肥胖、久坐和缺乏体力活动有关。”何玉琪表示,临床研究发现,早诊断、早治疗是提高癌症治愈率的关键。由于大多数消化道肿瘤早期并无典型症状,当出现吞咽困难、腹痛、消瘦、黑便等症状时,可能已发展至晚期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肿瘤从发生到发展会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过程,这为早期筛查、早期诊断创造了条件。如何尽早发现消化道疾病?如何提高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?

  “对于患者来说,首先要关注消化道肿瘤的一些常见症状,比如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腹胀、腹部不适或腹泻、便秘、排便习惯改变等。如果您有以下任何一种症状,出现以上不适,及时就医。此外,“高危人群应注意定期进行消化内镜筛查,做到早发现、早治疗”。何玉琪表示,由于消化道肿瘤包含多种疾病,因此高危人群也不同。例如,食管癌的高危人群包括食管癌高发地区人群、有食管癌家族史的人群、食管癌前病变等,而胃癌的高危因素包括胃溃疡、胃息肉、萎缩性胃炎、幽门螺杆菌感染。易患结肠癌的人群包括饮食以红肉(牛羊肉)为主的人群、有烟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、有结肠癌家族史的人群、长期排便不规律的人群(包括便秘或腹泻)、长期久坐的人。然而,这些消化道肿瘤的高危人群都与年龄有关。例如,食管癌和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是40岁以上,而胃癌的高危人群是60岁以上。

  使用“金标准”进行筛选

  “近年来,我国致力于提高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水平。”何玉琪表示,2018年,我国国家消化道早期癌症防治中心联盟正式成立。早期癌症的诊治需要发挥基层医院的作用。通过深入教学、指导和培训,提高胃肠内镜医师的基本技能,运用新技术提高早期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水平。同时,提高病理医生的诊断水平也至关重要。应加强内镜与病理学的密切协作,开展早期胃肠癌MDT(多学科会诊)工作,共同进步。此外,还要加强健康科普宣传教育,持续宣传癌症早期筛查知识,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早期筛查理念。

  消化道肿瘤常见的筛查和诊断方法有哪些?专家介绍,常见的筛查和诊断方法可分为非侵入性和侵入性。常见的无创检查方法主要有实验室检查(血液、粪便等)、碳13呼气试验、胶囊内窥镜以及B超、CT、MRI等影像学检查;侵入性检查主要包括胃肠镜、肠镜、超声检查。内窥镜检查和其他检查。其中,胃镜是早期发现消化道疾病最准确的检查方法,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也是胃癌诊断的“金标准”。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方面,胃肠镜的作用不可低估。

  说到胃肠镜检查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不适、恐惧,甚至回避或拒绝检查。胃肠镜检查真的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吗?

  “在胃镜检查过程中,镜体穿过咽部会引起呕吐反射,从而引起恶心和咳嗽等反应。但检查前通常会口服局麻药对咽部进行麻醉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不适感。“肠镜检查时,需要充气来扩张肠腔,患者会感到腹胀,而大多数人都能忍受这些不适。近年来,随着内窥镜技术的进步,目前的胃肠镜身体又薄又软,再加上内窥镜医生熟练的操作,一般不用太担心。

  专家表示,胃肠镜检查主要适合40岁以上人群、部分有症状人群、高危人群、生活习惯不良的人群以及体检发现异常的人群。 “如果难以克服内心的恐惧,经过评估符合要求的患者可以选择无痛胃肠镜检查。”何玉琪介绍说,无痛胃肠镜检查是在普通胃肠镜检查的基础上,首先给予静脉一定剂量的短效麻醉剂,帮助患者快速进入镇静和睡眠状态。患者可以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完成胃肠镜检查,并在检查后迅速苏醒。 “有患者表示,感觉就像做无痛胃肠镜检查一样。经过一夜良好的睡眠,传统检查带来的不适感大大减轻。”